低风险、低成本or短周期,以PCT申请美国专利的途径你选对了吗?
PCT进入美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熟悉落地(371途径),还有一种是以续案的形式进入美国(Bypass Continuation)。Bypass对说明书的修改更灵活,Bypass可选的加速审查的方式更多,371途径的官费更便宜。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具体选用哪一种需要根据案子情况和客户需求来定。 …
优先权或者PCT底子不好,海外申请还有改变的机会吗?
在申请海外专利时,即使优先权文件或PCT的质量不高,申请人仍旧有机会在合适的时机对这类优先权或PCT进行修改补救,以获得完善的、高质量的申请,为专利进入目标国家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说,如果不涉及新增内容的非实质修改,任何落地途径都可以在递交落地申请前,对优先权或PCT进行修改再递交。 …
浅谈美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提前公布
近期有申请人问到,美国发明专利申请可以提前公布吗?如果可以提前公布,会不会和中国专利制度类似,能够加快专利申请审查的速度?本篇我们将详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前公布的知识,希望能为您答疑解惑。 正常的公布程序 美国专利申请没有后提实审(即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才提出实质审查)的概念,除了临时申请,其他专利实行的是全审查制,即默认提实审。美国发明申请的实审制度不像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这样,必须公布后才进入实审,也就是说,美国专利申请不会收到“公布及进入实质审查通知书”。 那么美国专利申请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时候进入实审呢? 关于何时公布:美国申请的受理通知里一般会有预计公布日(projected publication date),而法条也有明确规定:“预计公布日通常以以下日期中后到期者为准:(1)最早优先权日起18个月;或(2)受理通知书官文日起14周。”同时,法条还规定,美国专利申请会于每周的周四公布(偶尔也有申请不是在周四公布的)。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公布日。例如,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并且通知书中明确指出了预计公布日后,如果审查员此时又发现了些小问题(例如形式问题),则会下一份补正通知书。补正成功后,申请人会收到一份新的受理通知书,而这份受理通知书中的预计公布日大致会被延期。 关于何时实审: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发明申请收到第一次OA(审查意见)的平均周期是19.4个月。 提前公布能提前多久 讲完正常的公布程序,现在来回答申请人关心的问题,美国发明专利申请可以提前公布吗?答案是肯定的。在递交发明专利申请的时候,申请人是可以选择提前公布的。那么提前公布可以提前多久? 如果请求了提前公布,那么在文件、费用等准备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进入公布程序,而公布程序大概会花14周(即自递交时间14周左右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递交后需要补正,USPTO会随受理通知书一起下发“补正通知书”,此时的受理通知书里不会有预计公布日。申请人补正成功后收到的第二次受理通知书中才会有预计公布日。因此,若申请人急需提前公布,文件准备方务必谨慎,否则就会影响公布时间。 提前公布对审查速度有影响吗 递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时,如果选择提前公布,可以加快审查速度的(即提前进入实审)。 而开篇提到,美国申请的公布和实审是两个独立的进程,二者不存在先后顺序,因此,美国发明专利申请中通常不把公布视作一个重 […] …
着急拿美国专利授权怎么办?不得不了解的加速审查途径
美国专利申请如何快速授权是申请人很关心的问题,比较常用的两种加速途径为PPH和Track 1。采用合适的加速策略,可以快速帮你拿到专利授权。 …
申请美国专利的途径有哪些?
申请美国专利的途径有三种:第一种就是直接向美国申请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第二种是递交中国专利申请后,要求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巴黎公约途径申请美国专利;第三种是递交PCT申请后,基于PCT申请以落地或续案的方式递交美国专利。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三种方式进行详细展开。 …
抢占时间先机:美国临时申请
在美国申请实务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申请人来不及准备正式申请文件,却因商业战略等需要一个较早的申请日。面对此种情况,您可以选择这样一条抢占时间的渠道——美国临时申请。 什么是美国临时申请 临时专利申请(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PPA,以下简称“临时申请”)是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一种特殊的美国专利申请形式。该申请旨在为申请人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提交文件和办理手续简单的专利申请方式。 在临时申请中,不需要正式的权利要求(Claims)、誓言及声明(Oath or Declaration)、相关资料及在先的技术公开,只需要准备一份简单的说明书或者一份技术交底书,以及必要的附图及发明人信息,就可以提交临时申请。临时申请不会经过实质审查,也不会获得授权成为专利,但其可以为之后的正式申请确立一个12个月的优先权,在此期限内,该临时申请的申请人可以提交以此临时申请为在先申请的正式申请(美国发明申请(Utility Application)或国际申请(PCT Application))。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申请以临时申请的方式提出后,必须在12个月内将”临时专利”转换为正式申请,否则,此”临时专利”会在12个月后自动失效。 此外,申请人需要明确,临时申请仅适用于发明专利和植物专利,不适用于外观设计专利。 简而言之,临时申请是一种“占位”制度,可以作为企业在专利博弈中抢占先机的杀手锏。提交临时申请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获得更早的优先权申请日期,从而抢占时间先机,保护自己的技术方案免受他人抢注侵害等。 临时申请的优势 临时申请制度的特性决定着它可以为申请人带来诸多利处。 1、获得较早的优先权日期:在专利保护策略中,临时申请通常用来获得一个比较早的优先权日期。特别是在递交正式申请的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临时申请可以用来“占个位子”,为以后的正式申请抢占时间先机,这也是临时申请的核心优势。 2、费用较低:大实体进行美国专利临时申请时费用一般不超过300美金,中小实体可以获得减免,费用相对更低; 3、资料简单、流程便捷:递交的文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只提交披露发明思想的草稿性说明文件,甚至可以是科技论文或实验总结,不用提交权利要求等正式申请文件。 4、更多的考虑时间:临时申请可以为申请人提供长达12个月的考虑 […] …
选择海外 专利落地 国家时的误区
海外专利申请,不要盲目追求低价、授权快的国家,这样积累下来的专利存在隐患。综合考虑,美国专利申请从费用、审查周期、含金量等各方面来看,是比较好的落地国家选择。 …
【美国专利申请的风险与防范】签署转让文件时发明人离职了怎么办?小心导致无法授权
现在美国专利申请对于很多国内申请人来说变得不再陌生。在之前文章中,从申请内容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美国专利申请的风险与防范。接下来,我们将从流程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申请美国专利的风险与防范。 1、签署文件 中国专利申请在递交过程中,没有需要发明人签署的文件。而美国专利申请中,转让协议(Assignment)和发明人誓言(Declaration)这两份文件是需要发明人签署后登记或递交的。如果未按规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署,可能会给专利带来隐患。这两份签署文件是做什么的,如果未按要求签署可能会有哪些隐患,又应如何防范风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转让协议(Assignment) Assignment文件与专利所有权有关,是一方将其所拥有的专利申请或专利的部分或全部的权益转让给另一方的书面文件。将Assignment文件在USPTO指定的系统进行登记,能够公示对专利或专利申请的所有权,防止因为所有权不明而引起的纠纷。 在实务中,绝大多数的发明都是职务发明,其申请人是发明人的雇主,如公司或学校。如果不递交从发明人向申请人的Assignment,两者对专利的所有权就不够明晰。因此,通过递交Assignment来指明从发明人向申请人的权益转移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发明人誓言(Declaration) Declaration是USPTO要求发明人必须做出的声明,声明中应说明签署人充分了解申请内容,知晓信息披露的义务。如果在Declaration中故意作虚假陈述,可被处以罚款或监禁,或者两罚并施。 在实务中,Declaration需要随新申请一并递交。如果在新申请递交的时候,Declaration还未完成签署,后续再补交,则会产生160美金的官费。而如果Declaration没有在案子授权前完成递交,那么案子将无法获得授权。 那发明人离职了怎么办? 由前述分享的内容可知,Assignment和Declaration对专利申请来说非常重要。申请人一定要及时安排发明人签署,并如期递交。除了期限监控外,需要另外注意的是,发明人的情况也会阻碍签署文件的递交。 在实务中,我们一般是基于中国优先权或者PCT申请递交美国专利。因此,我们递交美国专利的时候,距离发明完成或者说距离首次申请递交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时,申请人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发明人签署Assignment和Declar […] …
以案例出发,探寻如何攻破美国专利申请中的“不清楚”112问题
《美国发明法案》第112条对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不清楚问题进行了规定。美国专利局对112问题审查比中国要严格,美国112问题的指出跟新创性问题之间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和先后关系,在美国112审查和新创性审查同等重要。鉴于中美两国审查实践的差异,同一份申请获得了中国专利授权,也有可能在 美国专利申请 中因112问题被驳回。 …
美国OA答复策略如何制定?不妨看看审查员的审查情况
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与审查员的几轮“答辩”往复几乎是专利审查阶段的必由之路。审查员作为“人”的存在,其做出的判断难免会掺杂主观因素。例如,对于同样的驳回理由,我们在据理力争时发现,对于有些审查员能够“晓之以理”,但另外一些审查员的观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撼动。因此,在制定答复策略时,如果能够提前了解审查员的“特性”,对于意见陈述书中的争辩方向自然也会更加清晰。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们通过“审查”审查员能够带来的一些在答复上的启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中国专利申请还是美国专利申请,在常规操作下,专利申请人或代理机构往往根据专利审查机构下发的官方审查意见通知书来制定合理的“对策”,以应对审查员的各种挑战。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对于审查员信息的公开程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审查员的审查情况对于美国OA答复策略的影响。 获取美国审查员情况的途径 近年来,专利数据越来越趋于开放,关于审查员审查信息的开放程度在美国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例如,USPTO的官网上提供了“Examiner Name”入口,可以对任意一个审查员所审查的案件进行查询。另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针对美国专利审查员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网站也相继出现,例如PatentBots、LexisNexis等网站。通过在上述网站的查询入口中输入审查员名字,就可以显示审查员历史案件的通过率,或显示审查员审查的严格等级、审查历史、周期。在美国专利答审中,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审查员的情况。 根据审查员的情况制定答复策略 通过以上途径获得额外的审查员信息后,我们可以借助这些信息进一步来制定或修改答复策略。例如,审查员的通过率反映了审查员审查的历史申请的授权比例,根据审查员的通过率,可以初步判断申请文件经该审查员的审查,是否容易授权。可以参考关于审查员信息的以下几个指标来辅助制定答复策略: 另外,若是审查员通过率较高,答辩难度排名较低,同时有一定抗辩空间的专利,申请人也可以考虑申请与审查员会晤。通过会晤,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审查员的拒绝理由,以进一步明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减少专利审查程序的时间和费用。 值得强调的是,对审查员的大数据分析并非是谋取专利授权的救命稻草。审查员的情况对于制定答复策略来说仅能起到辅助判断和参考的作用,具体策略的制定依据仍然是以对OA中审查意见的分析为重心。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