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n了解美国专利申请的官费和其他成本——和中国相比有什么不同?
申请美国专利的费用主要包括官费和服务费。与中国官费缴纳标准不同,美国官费根据专利类型和申请人实体类别来设置缴费标准。 …
通过PCT申请海外专利?千万别花冤枉钱
许多申请者“随大流”通过PCT申请海外专利,其实可能花了冤枉钱。对比PCT和巴黎公约两种申请途径的流程和费用,在技术迭代更新快且落地国家明确时,巴黎公约其实更加高效、经济。PCT更适用于需要充足时间考虑海外布局计划或面对资金压力的情境。海外专利申请途径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莫当“冤大头”。 …
同一技术的创造性,为何美国却给出了与中国专利完全相反的审查结果?
同一技术的新创性在中美专利审查中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技术在中国获授权,但在美国也可能因缺乏创造性而被驳回。主要因为美国审查更依赖全面的现有技术检索和证据支持,很多时候在中国审查没有检索到相关度高的对比文件,却在美国审查时出现了。 …
经验分享:中国专利申请快速通过预审的关键——如何防止预审卡壳
预审能够将授权周期缩短至3-6个月,但预审卡壳是常见问题。其中,新创性问题是阻碍快速授权的关键,因为预审答复机会少,新创性答复困难,硬辩难以成功。通过提前创造性评估和强化,可以有效避免创造性不足导致的预审失败。 …
理解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解读专利能否授权是如何被决定的
中国发明专利能否获得授权主要取决于实质审查,该环节主要评估申请的新创性和实用性。由于审查员偏主观地判断客体问题,基于不同检索评估习惯审查新创性,实质审查存在不确定性。但提前进行新创性评估强化,同时做好答复预演并善用答复技巧,可以最小化这种不确定性。 …
真相让你大跌眼镜!不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就是“耍流氓”?—— 企业技术创新到专利申请的多重考量
专利不仅仅用于技术保护,其背后是企业更长远、多元的策略考量。专利证书就像博士学位,是向大众展现企业技术实力的最好方式之一,还承担了防止他人抢先申请、增强竞争壁垒等多重任务。因此,专利申请的价值远超表面保护,需全面理解和合理利用。 …
专利最基础的x个问题,看看能答对多少?——只需1分钟,对专利实现从0到1的认识
通过问题深入解析专利权的基础知识,包括:专利权的含义、专利权的时效性、专利权的地域性、专利权如何产生、专利权的作用等。让初入专利管理的新手,快速、准确、直白地理解专利权,并为专利管理工作提供最基础的理论。 …
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新创性不够,怎么办?——揭秘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技术方案新创性不够就放弃申请或者赌授权运气?其实,“强化创造性”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强化创造性以原技术方案为基础、深入挖掘技术问题和寻找创新解决方案为原则,合理强化创造性不仅能克服新创性不足,还能改进技术方案,提升企业竞争力。 …
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认定流程: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的认定过程——分步骤探索”翻身“的机会
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可能还有“翻身”的机会。根据非正常申请的认定流程,基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常认定的通知,申诉机会从1次到3次不等。除此之外,翻身成功与否还要看被认定为非正常的具体原因,所以对申请人来说,更应该重视如何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而非过度纠结申诉次数。 …
“美国112问题”,就是中国专利法26.3+26.4?——美国专利授权容易忽略的因素
美国112问题对标的是中国专利法26.3和26.4条款,但无论是法条规定还是审查尺度,美国的审查要求都更为严格,忽视112问题可能影响专利授权速度甚至无法授权。建议撰写时结合美国标准,高质量撰写申请文件,以避免112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