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疗企业:零答复直接授权
针对优先权可能的101问题进行改写,11月份递交美国申请的同时请求PPH加速,次年3月份直接收到授权通知,中间美国审查员并未指出任何授权问题,整个周期不到5个月。 …
某高校:客体问题被化解并授权
承接中转的美国101问题答复,通过加入细节特征艰难授权。应客户保护需求,通过CIP增加应用场景内容以提前解决101问题,最后还拿到预期保护范围的美国专利权。 …
同一技术的创造性,为何美国却给出了与中国专利完全相反的审查结果?——揭秘美国专利创造性审查的特点
同一技术的新创性在中美专利审查中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技术在中国获授权,但在美国也可能因缺乏创造性而被驳回。主要因为美国审查更依赖全面的现有技术检索和证据支持,很多时候在中国审查没有检索到相关度高的对比文件,却在美国审查时出现了。 …
通过PCT申请海外专利?千万别花冤枉钱——海外专利申请,PCT不是必选,很多情况“性价比”更高的巴黎公约就能解决!
许多申请者“随大流”通过PCT申请海外专利,其实可能花了冤枉钱。对比PCT和巴黎公约两种申请途径的流程和费用,在技术迭代更新快且落地国家明确时,巴黎公约其实更加高效、经济。PCT更适用于需要充足时间考虑海外布局计划或面对资金压力的情境。海外专利申请途径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莫当“冤大头”。 …